因为对业主来说没价值,而对设计师而言的价值也不被设计师自己所理解。
说实话,日本设计院和建筑公司的BIM设计也是极为弱鸡,有很多非常原始的如何建模建库的问题都还没有好的解决方式。但是前一阵去英国访问了一些建筑公司,让我深感BIM设计并不是单纯用Revit或者其他BIM软件做设计的事情,而更应该是价值链和商业模式的问题。
当然国内设计院的BIM技术很先进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每年Autodesk评BIM奖都得悠着点把中国的参赛作品给标记一下,不然一不小心就把所有奖项都评给国内设计院了。
然而,有没有设计院是所有项目、全程BIM呢?
在美国英国,非常多。并且欧美基本都是遵循BIM Mandate,就是至少政府的建筑项目都是必须用BIM文件作为最终提交的成果。
在国内,恕我才疏学浅见识有限,至今没见过。在日本,除了一些专门做设备或者plant的施工方(相对来说实施起来容易些),基本没有。中国日本都在准备学着欧美做BIM Mandate,日本目前是计划从2024年开始实施BIM的义务化,不过目前依然是各种混乱,脑子里想着BIM手里操作着的都是CAD,为了交BIM文档而专门建个3D模型罢了,也没有真正的BIM设计。
世界各个区域的BIM Mandate实施情况
可能大多数人的印象中,BIM和3D建模几乎是一个同等的概念。但是BIM虽然有个modeling的词,却不是单纯的视觉模型的意思,而更多的是一种信息的集合体。2D图纸基本上是基于打印机的技术,它能够包含的信息也就仅限于图纸上能够打印出来的部分。而对于BIM这样的三维图形来说,它基于的是计算机的显示性能,比如说在工地上不用蓝图而用iPad来看图。这样一来,BIM所能够包含的信息就远超过图纸打印时代的信息量,你可以通过让用户点击某个部件查看特征等方式,在其中嵌入包括工序、属性、Cost、使用现状、扫描点阵等远超2D的信息。也因此可以说BIM可以作为digital twin的载体。
我也有一些关系比较好的客户说过,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这个词选的不好,有误导性质。比如说换成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之类的就会把这个概念解释清楚很多。
因此,BIM的价值其实是在如何维护和使用这些信息上的。
在欧美这些BIM Mandate的国家,工地用iPad看BIM信息和2D图纸并行使用,所以2D图纸不需要有那么多的细节描绘(因为都在3D的属性或者标注里了)。但其实最大的收益方是甲方,因为甲方对建筑负有修缮的责任。在修缮的时候,如果没有设计施工时期的BIM模型,光有2D图纸的话,非常难以更新各种设备的维护现状一类的信息。每次拿着十几年前的旧图纸给改修改造的设计师讨论,图纸和实际的建筑还不一样,每次都得重新测量一遍。而BIM模型这会让这件事轻松不少。
所以在欧美,BIM的requirement是签在合约里的。有时候甚至用几百页的EIR去描述到底需要在验收的时候提交什么样的BIM模型。当然,这部分的费用也是甲方承担的,所以设计院建筑公司也都很积极的去做BIM。在英国美国,大部分设计院建筑公司的几乎所有项目都是BIM。
在KPF访问的时候,他们提到他们招建筑师还是看作品集和设计能力,但是只要入职之后就必须能够用BIM做设计才能开始参与项目,就得学BIM到会用BIM来设计那一堆奇怪形状的tower为止。在ISO19650之类的标准上也是竭尽所能举全公司之力推行。
另一个Arup出来的Buro Happold甚至把BIM作为自己的新的商业模式,除了开发自动设计的流程之外,还直接参与业主的BIM战略与EIR的编写,自己公司建的房子和业主一起加进digital twin,测量的实时数据全部公开,可以供建筑环境研究使用。
话说回来,国内和日本挺像的,又是个什么状态呢?
施工现场都靠2D图纸,虽然说可以从3D直接出2D图纸,但是毕竟建模精度有限,数据量太大也会影响工作效率(虽然模型拆分一下就好,但是也懒得干),并且族库少,很难像2D图纸那样把图纸画的那么精细。导出的2D图纸还得花大功夫去编辑修正,不光没提高效率还多了好几倍工序。而从设计到施工,图纸可能还得大调整,甚至调整到面目全非,这就不知道白费多少功夫了。对于设计师来说,原本就熬秃了的头就更秃了,所以很难觉得有什么价值。
而对于业主来说,2D图纸都不怎么看,基本上看着效果图就过去了,3D模型更没有意义了。而至于欧美的改修改造这种事,人家才不屑干呢,建筑老了推倒重建就完了,大家都开心。既然如此,为什么要去多花钱要求设计院给出BIM模型呢?
总的来说就是,对中国和日本这样的建筑现状来说,BIM没价值是最大的问题。